|
菱锶矿/碳酸锶矿 |
英文名 |
Strontianite |
化学式 |
SrCO3 |
分类 |
碳酸盐 |
晶系 |
斜方(正交)晶系 |
硬度 |
3 |
比重 |
3.74-3.78 |
颜色 |
无色,白色,灰色,浅黄色,绿色,棕色,无色,无色透射光 |
条痕 |
白 |
光泽 |
璃玻光泽,树脂光泽 |
折射率 |
n = 1.516 - 1.520 n = 1.664 - 1.667 n = 1.666 - 1.668 |
透明度 |
透明,半透明 |
解理 |
很良好的几乎完全;痕迹。 |
断口 |
不规则的/不平整,接头贝壳状 |
晶体常态:棱柱状,针状,伪六角柱状纤维,颗粒状,块状 |
地质环境:表格中低温热液矿床,石灰石,泥灰岩或脉石矿物中硫化物脉,在石灰岩或粘土的晶洞或凝固的群众。 |
菱锶矿
矿物名片
菱锶矿是一种碳酸盐矿物。成分是碳酸锶(SrCO3)。 菱锶矿是提炼锶的主要矿物,它可以用来制作红色的烟花和信号弹也可用于制糖过程。 菱锶矿从无色到白色,也有呈淡的黄、绿色调的,玻璃状晶体有棱柱、柱、纤维、块、粒状等。
矿物概述
化学组成: SrCO3,SrO 70.19%,CO2 29.81%,常含锰,钡和钙;
鉴定特征: 以其比较重、经猛烈燃烧之后,会发生膨胀,并抛出细枝,同时产生深红色的锶火焰,这可以和毒重石与霰石区别;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解理不甚发达,这和天青石(Celestite)不同。在溶液中加入数滴硫酸,可以产生硫酸鳃的沉淀;
成因产状: 形成于热液矿脉以及石灰岩和泥灰岩的空洞中。菱锶矿还与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伴生于含硫化物的矿脉中,也与碳酸盐,如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石英伴生;
著名产地:世界出产菱锶矿的著名地点有德国的Westphalia;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美国的加州等地。
名称来源: Strrontianite—字,来自苏格兰Argyllshire的Strontian,这也是菱锶矿最早发现的地点;
晶体形态
斜方双锥晶类,主要单形有平行双面b{010}、c{001},斜方柱m{110}和斜方双锥。双晶依(110)形成,使晶体具有假六方对称的外形。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 斜方晶系,空间群D162h—Pmcn;
晶胞参数: a0=5.128Å,b0=8.421Å,c0=6.094Å,z=4;
粉晶数据: 3.535(1) 3.45(0.7) 2.053(0.5)
物理性质
硬度: 3.5-4
比重: 3.6-3.8g/cm3
解理: 完全菱面体解理
断口: 瓷状块体呈贝壳状断口
颜色: 白色、无色、灰色、浅黄色、浅棕色、浅绿色或浅红色
条痕: 白色
透明度: 透明到半透明
光泽: 玻璃光泽到油脂光泽
发光性: 无
其他: 溶于温盐酸中,并发泡
光学性质
二轴晶(-), Np=1.516-1.52, Nm=1.664-1.667, Ng=1.666-1.668,双反射率=0.1480-0.1500, 2V(计算)=12-8, 2V(实测)=7. 色散弱, r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