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蜡石 |
英文名 |
Pyrophyllite |
化学式 |
Al2Si4O10(OH)2 |
分类 |
硅酸盐 |
晶系 |
单斜晶系 |
硬度 |
1-2 |
比重 |
2.65-2.9 |
颜色 |
棕绿色,棕黄色,绿色,灰绿色,灰白色 |
条痕 |
白 |
光泽 |
泽珠珍光,不明亮的 |
折射率 |
n = 1.534 - 1.556 n = 1.586 - 1.589 n = 1.596 - 1.601 |
透明度 |
半透明、不透明 |
解理 |
完全 |
晶体常态:紧凑的球晶的针状散热晶体; 片麻状叶片,粒状,块状聚集 |
地质环境:热液脉型和片状岩石的层状矿床。 |
叶蜡石
科技名词定义
- 中文名称:
- 叶蜡石
- 英文名称:
- pyrophyllite
- 定义:
- 化学式为Al2(Si4O10)(OH)2,晶体属三斜或单斜晶系的层状硅酸盐矿物。是制造陶瓷、耐火材料、玻璃钢、白色水泥、润滑剂、化工制品填料、雕刻工艺品等的矿物原料。
- 应用学科:
- 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天然材料(二级学科);矿物(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人们常用它作石笔、裁缝粉笔或雕刻小物件等。在中国,它的另一个名字广为人知,那就是
寿山石(或青田石、昌化石)。纯叶腊石为白、灰、黄色调,有蜡光,手摸具有滑腻的感觉。叶腊石有很多工农业用途,如可以用作造纸、颜料、橡胶、油漆、塑料等制造中的填充物质及农药的配料,还可以作为生产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质地优良的叶腊石可以当作工艺品的原料。
叶蜡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成,在某些富铝的变质岩中也有产出。我国叶蜡石矿床按成因可分为热液型和变质型两大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世纪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且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多为中小型矿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知叶蜡石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102处,其中矿床和矿点共76处。
化学成分为Al2(Si4 O 10〕〔0H) 2单斜晶系,通常成致密块状、片状或放射状集合体。白色,微带浅黄或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从珍珠状晕彩;硬度1—2;比重2.66~2.90;具油脂感;薄片能弯曲但无弹性。主要产于火山岩中的交代矿床。;块状叶蜡石主要用于造纸、陶瓷、耐火石料、电工、橡胶等工业部门。我国所产以叶蜡石为主要组成的致密石料,则用于雕刻印章和艺术品,如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浙江青田的青田石和浙江昌化的昌化石等。
篆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向有“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之说。“花乳石”就是具有不同颜色、似冻似乳汁的叶蜡石。
叶蜡石是一种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颜色有浅黄、浅绿、紫褐多种,蜡状光泽,具韧性而不崩裂,有滑感,小刀很容易刻动,是雕刻的传统工艺石料。中国的叶蜡石矿产地很多,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两省的中生代火山岩区。
质纯色美的叶蜡石用作印章石。它们又以产地命名,浙江的青田石和福建的寿山石,早已蜚声五洲。内蒙的巴林石则是后起之秀。
印石中以“红、黄、青”三绝奉为国之瑰宝,往往作为礼品馈赠外国元首。红的是产于浙江临安县昌化玉岩山的鸡血石。它是由地球内部上来的硫化汞矿液,填充并冷凝在叶蜡石的裂隙中形成的。看上去很像新鲜鸡血见撒的斑缕,所以称为鸡血石。它是清朝皇室、王府的贵重藏品。
“黄”的是田黄石,产于福州市郊的寿山乡。它略透明,以内具萝卜丝纹,呈橘黄、桂花黄及金黄色者为上品。清代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后经先进仪器测试查明,田黄不是叶蜡石而是珍珠石。
青田石中的珍稀品“封门青”,呈半透明状,温润细腻,莹洁如玉,青翠可爱。照之灿若灯辉,故又名“灯光石”,因为数量很少,比玉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