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不仅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矿物美石交易中心。就在离桂林漓江景区不远的一座铅锌矿还发现了精美的磷氯铅矿晶体,并且有相当大的一批具有收藏价值的矿标被完好的采掘出来。
地理位置
桂林东南部就有一片铅锌矿床,它靠近一座小山丘,此山是海洋山脉(最高山峰海拔超过2000米)的一个小分支。在这个矿床带上有两处矿山在进行开采:一个是阳朔铅锌矿,位于阳朔县城东北方向;另一个则是岛坪铅锌矿,距恭城县约30公里。这两个矿区分别位于同一座山的两侧,阳朔矿在西,岛坪矿在东。从2003年起,这两个矿区的地下甬道被挖通,因此连成一体。矿床及矿体位于海拔1200米到1600米的高山上。
矿床与矿山
国际矿物市场上出现的几乎所有中国出产的磷氯铅矿标本基本都是产自广西海洋山脉铅锌矿床的氧化带。该矿床为热液型矿床,矿体多形成于地层裂隙和岩石断层带,由于地壳运动和造山活动的原因,导致山体出现大量褶皱断裂构造,为矿床生成提供了条件。矿床和矿体始见于半山腰600米处,一直向上朝山顶方向延伸展布。
该矿床的矿山建设始于1958年,当时是国营矿山。采矿活动同时从矿山两侧同时进行,矿工们在陡峭的山坡上挖掘了大大小小许多互不相连的矿坑,开采埋藏在山体中的矿石。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技术都是十分简陋和原始的,主要是投入大量人力,用镐头和钢钎人工挖掘。
磷氯铅矿一般生成于晶洞或岩石孔隙中,而且多出现在矿床的氧化带。因此只有在1190米以上的地势较高的矿床带才能发现它们,这是一个约600米长的氧化矿床带,沿着山脊一直向上延伸,几乎接近山顶。阳朔和岛坪两处矿山每年的矿石总产量约为1万吨到1万2千吨。
矿物晶体
自1958年建矿一直到1999年的这几十年里,虽然也不时有磷氯铅矿晶体被开采出来,但是都与铅锌矿石一起被送往加工冶炼工厂处理掉了。直到1999年夏天,桂林的矿物交易商和矿山经营者了解到磷氯铅矿晶体有较大的收藏价值之后,岛坪矿的矿工才从位于海拔1335至1370米高的矿坑中采掘出了第一批优质的磷氯铅矿标本,这批黄色和黄绿色调的矿晶在矿物市场上一炮打响,销售情况很好。
接着,矿工们又接连发现一大批长满优质磷氯铅矿晶体的晶洞,斩获颇丰。其中最棒的发现要数2000年夏天采集到的一批磷氯铅矿精品矿标:晶体呈深绿色调,最大单晶长度可达3厘米,色泽和形态都十分出色。这样一来,岛坪矿床在矿物收藏界的名声大振,它逐渐成为磷氯铅矿精品矿标的同义词了。该矿床出产的磷氯铅矿晶体和标本不仅数量大,而且质优型美,颇受各国矿物收藏者青睐。它的典型特点是,一般呈苍翠的深绿色调,晶形发育完美,常见长达数厘米的单株晶体。
对于已经进入矿物交易市场的磷氯铅矿标本来说,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地标识,那么很难确定它们究竟是产自岛坪矿还是阳朔矿,因此最为稳妥的产地标注应该是“岛坪/阳朔”。大致看来,阳朔出产的磷氯铅矿晶体颜色稍浅,偏黄,而岛坪发现的同类矿物则颜色较深,多呈深绿色,有的附生在方铅矿晶体之上。除了磷氯铅矿之外,该矿床偶尔还能发现白铅矿、水磷铝铅矿和青铅矿等。
岛坪/阳朔矿出产的磷氯铅矿晶体颜色不一,有明亮的黄绿色和橙黄色,也有浓郁的绿色调,多见深绿色调;棱柱体晶形,一般晶体不长,常见的只有几毫米长,但是少数晶形发育完美的大晶体长达可达几厘米。矿工们曾经几次挖掘出形态怪异的不规则晶形的磷氯铅矿,晶体的外缘部分强势生长,快速发育,而晶体内核部分却生长缓慢,跟不上外围部分的增长速度,因此形成晶体内部的空洞。
呈黄色、黄绿色或普通绿色的磷氯铅矿晶体一般光泽度极佳,多生长在严重风化的母岩上,因此只需稍微用力挤压一下,就有可能使它们从母岩上脱落下来。呈深绿色调的磷氯铅矿晶体一般都不太规则,不是典型和清晰的六方晶形,棱柱状晶体的顶端部分往往显得十分尖锐细长,而晶轴柱体部分极短,有时甚至完全看不出原来的短柱体晶形来了。而且大多数深绿色的磷氯铅矿晶体表面关泽度欠佳,不够平滑明亮。常见深绿色磷氯铅矿附生在方铅矿晶体之上,不过多数方铅矿晶体已或多或少呈现氧化溶解迹象。2005年该矿床曾经出产了一小批十分罕见的异形磷氯铅矿,其晶体呈细长的纤维条状,排列有序地组成形态独特的簇生集合体。
岛坪/阳朔矿出产的白铅矿晶体通常呈细长条晶形,直径却不过几毫米,以黄色调居多。只有少数形态美丽的连体孪生双晶可达5厘米大小,不过可惜色泽略差,呈黄褐色,而且有多处磕碰损伤的痕迹。
许多白铅矿矿标上伴生有青铅矿,有的形成隐晶包壳,也有些直径不过0.2毫米的小晶体。
磷氯铅矿常与含铅的磷酸盐矿物 - 水磷铝铅矿一同出现,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水磷铝铅矿呈灰色调,常附生在已经结晶发育的磷氯铅矿晶体表面,形成一层1至3毫米厚的包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