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记载的化石记录大约在1500年前,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最早为化石作出完整定义。首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首开化石展先河,第二届博览会继续联动全球知名化石产地,吸聚精品化石参展,并汇聚业界精英举办化石高峰论坛。
什么是化石?
化石指经过石化而形成的并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生物的诞生、死亡、埋藏和石化四个阶段。
保存条件和形成过程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因为其形成过程及后期保存都要求一定的特殊条件:
1、自身条件
具有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主要由矿物质构成,能够较为持久地抵御各种破坏作用;此外,具有角质层、纤维质的生物,例如,植物的叶子,虽容易遭受破坏,但不容易溶解,高温下仍能炭化成化石。
2、埋藏条件
生物死后如果能被迅速埋藏,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就多;不同的掩埋沉积物也会使生物形成化石并被保存的可能性产生差别;如生物遗体若被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和细碎屑沉积物埋藏,在埋藏期就不容易遭到破坏。
3、时间因素
生物遗体或是其硬体部分必须经历长期的埋藏(通常是经历以百万年为单位的地质时期),才能随着周围沉积物的成岩过程而石化形成化石。
4、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其中,碎屑沉积物的压实作用比较显著,但很少能够保持原始的立体状态;化学沉积物在成岩中的结晶作用常常破坏生物遗体的微细结构。
化石的分类
化石主要分为以下4种:
1、实体化石
指生物体部分或全部被保存下来的化石。
2、模铸化石
指生物体在底岩、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
3、遗迹化石
指因古生物活动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动物的足迹、抓痕、爬痕、挖掘的洞穴,也包括卵、粪便和古人类活动的劳动工具和文化遗物等。
4、化学化石
指古生物体并没有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氨基酸、脂肪酸等)却被保留在岩层中,从而可判断某古生物的存在。
什么是活化石?
现代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并不完全是“现代化”的,某些古生物仍然顽强地生存着,但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和代谢机制、生物化学组成、遗传谱系等却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原始生物的特征,它们提供我们许多只能靠化石才能得到的信息,科学家就把这样的生物形象地称为“活化石”。我国现存的裸子植物银杏、水松和哺乳动物大熊猫,均被世界公认为珍贵的活化石。
什么是木化石?
木化石是指亿万年前树木被埋藏在地下后,经过硅化、钙化或矿化等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化石。
辽西是我国中生代蕴藏木化石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以“热河生物群”为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特有的陆相中生代生物群,享誉海内外。